同情令我難堪,我跟任何人一樣,你我應該是平等的,我不需要你同情我。
〈願榮光歸香港〉的反抗與戰鬥,遂是這場運動的參與者與衝鋒陷陣者不可或缺的彈藥。文:孫松榮(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六四事件」前夕,「藝術很有事」在網路首播第60集的《榮光燦爛》,及時地將處於「後疫情時代」的台灣觀眾,從逐步恢復日常的秩序拉回至再度關注香港局勢的警覺。

〈願榮光歸香港〉的可觀,真正展現於它讓群眾得以臨時地被聚集並被動員起來的力量。〈願榮光歸香港〉合唱團版的音樂錄影帶,透過慢動作等修辭強化了黑白對立、人鏈及高掛「保衛香港」布條於獅子山的紀實情景。「藝術很有事」對準國歌的崇高及其矛盾,在節目一開始就以一九九七年回歸典禮上「聯合旗」的降下與「五星紅旗」的升起,並隨同〈天佑女王〉與〈義勇軍進行曲〉的切換,揭示香港——這個被喻為「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身分認同的雙重性。為了保護這群受訪的音樂創作者與表演者(同樣包括出現的小孩等匿名群眾),《榮光燦爛》運用了馬賽克畫面。但是,伴隨著這場社運而提出的「五大訴求」,尤其是實現「真雙普選」的要求,迄今依然得不到具體回應。
另一方面,則邀集多位網民至錄音室合唱錄製歌曲。《榮光燦爛》一集的著眼點,即聚焦於為這場運動帶來振奮人心的強音:創製歌曲〈願榮光歸香港〉與音樂錄音帶的幕後人員,及演奏歌曲的快閃樂團。那牠是什麼?大部分的人就把牠當作看門狗,抓鼠貓,都是有經濟利用價值的在養貓咪、養狗狗。
這樣台灣的肉品是不是要全部進口?這是很嚴肅的問題,因為華人喜歡吃,這一點是很難抵抗的,沒有一個政治人物可以答應這件事情。對照過往,此法實施後實際保護許多動物的生命,減少動物虐待,並提高動物飼養之動物福利。?實驗動物那一塊被打叉叉的話,全部都會跳起來。因為這些都是學術上的頂尖人物,你說他的實驗動物全部不及格?他們都不是很簡單的人物,他會去投訴蔡英文、直接找蘇貞昌,給你拉下來,不會跟你(動保團體)談的。
比如實驗動物就是缺子法,缺實驗動物的監督辦法,為什麼沒有出來?因為會得罪學術界人。學術界做動物實驗這一塊的真的是很多,所以為什麼不太動實驗動物,連那個施行細則都不訂,怕得罪人啊,自己管自己管吧。

經濟動物碰到的是龐大的農業產業,包括肉品產業、乳品產業、養豬產業、養牛產業、養雞產業,產值是非常大的。文:汪盈利(專案研究員) 林明鏘教授是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對動物與法律方面有長期的專業研究,除了於2016年出版了台灣第一本動物法的專書論著《台灣動物法》,也開設了如「動物與法律」之課程。修法討論面向包含提升動物法律目的、新增動物保護指導原則、因應外來種控管與防疫目的之寵物規範、細緻化實驗動物規範與飼主義務、強化禁止動物競技賭博法規漏洞,以及新媒體興起後,透過網路與動保業務相關之法規等。在台灣盡量不要碰到跟學術自由衝突的東西,學術自由是一個非常大的反彈力量,所以我們實驗動物是自我管制,而不是行政機關管制。
另外也不是包含所有寵物,只有貓跟狗而已,其他沒有。就飼養環境來說,格子籠蛋雞牠的飼養環境非常不好。就實驗動物這一塊,台灣可以這樣說,在30年前動保法還沒有通過之前,動物實驗全部都是無法無天的世界,要怎麼殺老鼠、要怎麼去養老鼠,都他家的事,跟你沒關係。更可笑的是經濟動物最重要、產值最高,法條最少。
然全球動物福利及科學應用亦於此20年間蓬勃發展,加上過往法規執行疏漏或窒礙難行之處,應對現行法規進行通盤檢視,以期台灣動物保護精神與法規執行與時俱進。你在法律裡面對抗他的話,第一個政治人物會沒有選票,第二個政治人物會喪失他的金主,第三個會引起很多民眾的不便跟不安,因為管得太嚴的話,成本會提高,消費者的購買價格就會提高。

這個是因為台灣的環境,法律限制有可能造成畜牧產業的危機,第一個成本增加,第二個飼養空間要擴大,它做不到。那動保法有了之後,從1998年開始,就21年前開始有管制,但那是非常粗放式的管制,那這種管制呢,我們動保團體看不下去,覺得應該嚴格一點,中間碰到最大的問題、最強勁的反彈力量,是學術自由。
動保法將個別動物作為保護對象,針對不同類別之動物,明訂相關主管機關,並規範飼主應提供其飼養動物之動物福利條件,及對應罰則。有人說因為經濟動物就是要吃的,你對牠好幹嘛?可是也有對牠好的方式啊,在飼養的時候對牠好、運送的時候對牠好、宰殺的時候對牠好,這是最謙卑的三好而已,會很挑剔嗎?這個不是做不到啊。動物福利的規範在野保法也沒有,野保法只有管什麼?管不要被貿易制裁而已,規範對保育類野生動物的買賣、運送、輸入、輸出,管這些東西而已。關懷生命協會與台大法律系林明鏘教授、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台灣防止動物虐待協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世界愛犬聯盟、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動物保護協會、台北市動物保護處等,共組民間動保法修法工作坊,自108年6月起,至今已展開14場正式討論會議。要處罰的話,也只有經勸阻改善不聽才處罰。經濟動物有畜牧法規定,但他是管制人類吃牠的肉品安全,沒有在管動物福利,根本沒有動物福利的規範。
關懷生命協會訪問林明鏘教授,以法律人立場切入,從動保法立法時空背景差異、過往修法特色、法規限制、行政監督模式、全球趨勢,再到此次修法,分享為何需要再修法,以及預期成效,節錄編輯為此篇專訪。聽說最近某學術研究單位,實驗動物那一塊要被打不及格,你看農委會會不會發布。
在現在的觀點裡,雖然台灣對動物的意識已經進步,但是不是把動物當人,把動物當家人絕對不是主流見解,只有少部份愛動物的人,或在都市裡面的一些飼主才會這樣想然全球動物福利及科學應用亦於此20年間蓬勃發展,加上過往法規執行疏漏或窒礙難行之處,應對現行法規進行通盤檢視,以期台灣動物保護精神與法規執行與時俱進。
更可笑的是經濟動物最重要、產值最高,法條最少。這樣台灣的肉品是不是要全部進口?這是很嚴肅的問題,因為華人喜歡吃,這一點是很難抵抗的,沒有一個政治人物可以答應這件事情。
學術界做動物實驗這一塊的真的是很多,所以為什麼不太動實驗動物,連那個施行細則都不訂,怕得罪人啊,自己管自己管吧。此外,林明鏘教授過去付出了許多心力照顧台大社科院的院犬們,相關內容可見〈校園的守護天使──院犬的故事〉。對照過往,此法實施後實際保護許多動物的生命,減少動物虐待,並提高動物飼養之動物福利。因為這些都是學術上的頂尖人物,你說他的實驗動物全部不及格?他們都不是很簡單的人物,他會去投訴蔡英文、直接找蘇貞昌,給你拉下來,不會跟你(動保團體)談的。
聽說最近某學術研究單位,實驗動物那一塊要被打不及格,你看農委會會不會發布。經濟動物有畜牧法規定,但他是管制人類吃牠的肉品安全,沒有在管動物福利,根本沒有動物福利的規範。
在現在的觀點裡,雖然台灣對動物的意識已經進步,但是不是把動物當人,把動物當家人絕對不是主流見解,只有少部份愛動物的人,或在都市裡面的一些飼主才會這樣想。有人說因為經濟動物就是要吃的,你對牠好幹嘛?可是也有對牠好的方式啊,在飼養的時候對牠好、運送的時候對牠好、宰殺的時候對牠好,這是最謙卑的三好而已,會很挑剔嗎?這個不是做不到啊。
那牠是什麼?大部分的人就把牠當作看門狗,抓鼠貓,都是有經濟利用價值的在養貓咪、養狗狗。這個是因為台灣的環境,法律限制有可能造成畜牧產業的危機,第一個成本增加,第二個飼養空間要擴大,它做不到。
在台灣盡量不要碰到跟學術自由衝突的東西,學術自由是一個非常大的反彈力量,所以我們實驗動物是自我管制,而不是行政機關管制。?實驗動物那一塊被打叉叉的話,全部都會跳起來。關懷生命協會訪問林明鏘教授,以法律人立場切入,從動保法立法時空背景差異、過往修法特色、法規限制、行政監督模式、全球趨勢,再到此次修法,分享為何需要再修法,以及預期成效,節錄編輯為此篇專訪。修法討論面向包含提升動物法律目的、新增動物保護指導原則、因應外來種控管與防疫目的之寵物規範、細緻化實驗動物規範與飼主義務、強化禁止動物競技賭博法規漏洞,以及新媒體興起後,透過網路與動保業務相關之法規等。
經濟動物碰到的是龐大的農業產業,包括肉品產業、乳品產業、養豬產業、養牛產業、養雞產業,產值是非常大的。那動保法有了之後,從1998年開始,就21年前開始有管制,但那是非常粗放式的管制,那這種管制呢,我們動保團體看不下去,覺得應該嚴格一點,中間碰到最大的問題、最強勁的反彈力量,是學術自由。
就飼養環境來說,格子籠蛋雞牠的飼養環境非常不好。關懷生命協會與台大法律系林明鏘教授、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台灣防止動物虐待協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世界愛犬聯盟、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動物保護協會、台北市動物保護處等,共組民間動保法修法工作坊,自108年6月起,至今已展開14場正式討論會議。
光要把蛋雞那個籠子飼養雞,放到地面上養就不得了了,天翻地覆了。你在法律裡面對抗他的話,第一個政治人物會沒有選票,第二個政治人物會喪失他的金主,第三個會引起很多民眾的不便跟不安,因為管得太嚴的話,成本會提高,消費者的購買價格就會提高。